2015年12月14日 星期一

揭開糖尿肥胖症與癌症之間的神秘連結


糖尿病與癌症關係密切

糖尿肥胖症是世界性的趨勢,台灣也無法倖免於外。國內糖尿病患者人數已經達到170萬人,而台灣的肥胖盛行率也高居亞洲之冠,大力防制糖尿肥胖症的氾濫實是刻不容緩。糖尿病雖然已經造成經濟與社會的沈重負擔,然而雪上加霜的是,眾多流行病學的研究不約而同的指出:糖尿病與數種癌症、尤其是女性乳癌關係密切。

近年來國人雖然已經逐漸認識到攝取過多的碳水化合物、尤其是精製澱粉,會大幅增加罹患肥胖、代謝症候群甚至糖尿病的風險。然而大眾比較不瞭解的是,除了這些代謝障礙以外,攝取過多的碳水化合物也會增加罹患癌症的機率,而已經罹患癌症者的治療效果與存活機率更會因此而降低!

癌細胞喜歡吃糖?是的,但不只是這樣

針對過多的糖容易讓癌症惡化與復發這件事,有一個過於簡化說法是:糖是癌細胞最喜歡的食物。這個說法其實只陳述了小部分的事實。糖與癌細胞與之間的關連,遠比「是其所喜愛食物」要來得複雜。一篇在2014年所發表的研究就提供了我們更多、更精確的訊息。

這篇研究的結論如下:
  1. 乳癌病患手術後,如果攝取的碳水化合物維持不變或增加的話,其乳癌復發率會倍增;
  2. 如果腫瘤中檢測出有胰島素生長因子-1Insulin-like growth factor-1,以下簡稱IGF-1)的話,其復發率增加七成;
  3. 然而上兩項因素都存在的話,復發率則驟然躍升為5倍。

研究的第一個結論已經足以讓我們心生警惕:乳癌治療後一定要調整碳水化合物的攝取,以免促使癌症復發。然而研究中提到一個重要的物質:IGF-1。究竟什麼是IGF-1?為什麼對於乳癌復發有這麼大的影響?這要從它的源頭生長激素開始說起。IGF-1是由生長激素的刺激所產生的。生長激素被腦下垂體分泌後,會在幾分鐘的時間內到達全身,而在與細胞表面的接受器結合後,就會促成IGF-1的合成與分泌。人體的IGF-180%是由肝臟所製造,其他20%則來自於周邊組織。

胰島素與IGF-1是更嚴重的問題

生長激素是透過IGF-1來產生作用的,因此醫學的臨床運用上也都是用 IGF-1來作為評估生長激素的指標。大家都知道,生長激素是一種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的賀爾蒙。幼兒時期如果生長激素分泌不足,會造成侏儒症;反之,過多的生長激素則會造成巨人症。同樣的道理,IGF-1是生命早期生長發育所必需,然而到了成年時期,IGF-1過高就不是一件好事了。近年的研究證實,IGF-1會促進癌細胞的生長,尤其是乳癌、攝護腺癌和大腸癌。其中與乳癌的關係尤其密切。IGF-1不但會促進癌細胞的生長,還會抑制癌細胞的凋亡(apoptosis),讓癌症的擴散更為迅速。

目前醫療界已經瞭解到「胰島素/胰島素生長因子(IGF-1)」過多或其接受器的過度表現,是癌症治療的重要關鍵。就以乳癌來說,相關的研究發現,胰島素生長因子和最難治療的乳癌——三陰性乳癌關係非常密切。所謂三陰性乳癌是指癌細胞上缺乏雌激素黃體素HER2這三種接受器,這種特性的癌細胞,在治療(賀爾蒙療法及標把治療)上的困難度高,而其治療後復發的機率也高。

由於過多的胰島素會促進IGF-1的合成,因此當攝取過多的碳水化合物、導致胰臟分泌大量的胰島素、進而造成血中胰島素過高的時候,就會促使IGF-1的大量產生。簡單的歸納就是: 
過多碳水化合物  胰島素飆升 促使IGF-1合成增加  增加罹癌風險

降低胰島素與IGF-1以遠離癌症的有效策略

我們可以從下列三條途徑著手,提昇並強化自己面對癌症時的防衛能力。仔細看了以後,你會發現原來這些預防及對抗癌症的步驟,也正是改善代謝機能、避免罹患肥胖以及糖尿肥胖症的有效策略。現在你知道了,原來促進代謝機能就是在防癌


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

號外 ! 返老還童的青春因子已經找到了?

青春永駐是人類恆久的渴望

自古以來,常保青春、延年益壽一直是人類普遍的渴望,而對青春不老秘方的追求,也始終沒有間斷過。各類藥草、偏方,甚至是特異行為,都打著號稱能讓青春永駐的旗幟,各自吸引著特定的粉絲。道家的吐納煉丹之術最為大眾所熟悉,然而其他諸如啜飲幼童之血、與處女交歡等現代人視為荒謬的行為,在民智未開的時代,卻也有人言之鑿鑿、信以為真。

到了科學當道、一切以證據為先的現代,許多知名學府的先進實驗室開始成了人類抗老化戰爭的橋頭堡。研究人員上窮碧落下黃泉,從微小生物研究到高等的哺乳類動物,費心竭力的企圖解開青春不老的奧秘。在2013年的相關新聞中,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屬網路巨擘Google宣佈跨入生技領域,並投資了數千萬美元、成立一家叫做Calico的生技公司,專門從事人類老化機制的先進研究。

抗老化研究承先啟後  方興未艾

近幾十年來,科學家確實從許多生物的研究上蒐集到大量與老化有關的珍貴訊息,小至簡單的微小生物如酵母菌、線蟲,大至老鼠、狗、猴子等哺乳類動物。研究內容遠者像是利用極端減少卡路里攝取(calorie reduction、簡稱CR的方式來延續青春。這個方式確實有效,因為無論是實驗室中的原始生物,或是哺乳類動物如老鼠、狗或是猴子,在經過嚴格控制攝取的卡路里(熱量)後,除了各種生理數據以及外在表現都明顯的變得更年輕和健康外,平均壽命也都有大幅度的延長,某些生物甚至可以延長40%的壽命,換算成人類的話成為百歲人瑞絕對沒有問題。

由於極端的控制熱量攝取對有自由意志的人類來說,實在太難辦到,因此科學家開始尋求其他較為可行的替代方案。前一陣子大為流行的白藜蘆醇,就是其中的代表。研究發現,白藜蘆醇藉著調控一種蛋白質(Sirtuin)的表現,可以讓生物展現類似減少卡路里攝取一樣的延壽效果。話雖如此,但是卻尚未在人體研究上證實這一點。

近一點的例子是對細胞染色體上端粒的研究。生物體細胞的分裂受到端粒長度的影響,而端粒酶則掌控著端粒縮短的速度。科學家相信只要能調控端粒酶,就可解開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生長的奧秘,有助於延緩老化甚至治療癌症。

「青春因子」已經揭曉?

近三、四年以來,抗老化研究中有一個領域變得非常火熱,著名的學府,如哈佛、史丹佛、劍橋等都競相投入、並且發表了相關研究論文在「自然(20151月)」、「科學(2014年)、「細胞(2013年)」等權威的科學期刊上。這個領域叫做Parabiosis,中文有人譯為「異種共生」或「並生」。所謂parabiosis,意思是利用自然或人工的方式將兩個不同的生物接合在一起,分享彼此的生命機制。上述這些研究的作法,就是用手術將兩隻不同年紀的老鼠身體上某個部位縫合起來,讓彼此的血管相連、血液相通。


Parabiosis (異種共生 )示意圖